到2027年,培育国家农业产业强镇140个,全省设施农业总产值达到6000亿元,林下经济面积达300万亩,全省农村网上零售额突破2200亿元……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水平发展的实施建议,加快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乡村富民产业以农民为主体,适合乡土农情,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创新创业活跃,能给农民带来稳定收益,对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具备极其重大作用。
根据实施意见,山东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立农为农、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片区推动,以带动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培育发展动能,积极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乡村富民产业体系,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支撑。到2027年,乡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明显提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城镇和乡村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高。
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山东将优化产业布局,培优培强品种,提升种养水平,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生态价值。
其中,深化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定位,重点培育打造粮油、果品、蔬菜、畜禽、水产、特色种植六大优势区。深挖“土特产”资源,省市县梯次编制乡村特色产业目录和规划,完善“13+N”培育体系。集聚要素打造一批特色产业专业村镇,构建“一县一策”“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乡村特色产业格局。到2027年,特色产业产值过2亿元专业镇450个、产值超3000万元专业村700个,培育国家农业产业强镇140个。
实施农业良种工程,围绕抗逆高产粮经作物、特色畜禽、深远海高价值适养水产、“土特产”等方向布局一批工程建设项目,形成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发挥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作用,统筹优势资源集中开展盐碱地科学技术创新攻关。实施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项目试点,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到2027年,建成国家级和省级区域试验、展示评价、良种繁育基地100处以上,培育重大突破性新品种30个。
实施高效特色设施农业项目,整区域、整县制推进老旧设施改造提升。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全链条加强疫病防控,推动特色畜禽扩群增量。加强现代化养殖装备建设,促进海洋渔业提质增效。强化农业全链条质量安全管控。制定林下经济发展指南,全力发展林药、林菌等林下经济产业。因地制宜推动庭院经济规模化经营、精细化发展。实施数字农业创新突破行动,提升智慧农业发展水平。到2027年,全省设施农业总产值达到6000亿元,林下经济面积达300万亩,培育县域数字农业发展县20个、智慧农业应用场景100个。
实施农业产业链“十百千”扩容提质工程,储备建设一批产业融合重点项目。开展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力争每个产业都有支撑链条,每个链条都有重点项目。分级分类培育引领性、带动性强的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等,形成优质企业未来的发展雁阵。到2027年,全省建成十亿级产业链300个、百亿级产业链50个、千亿级产业链16个。
持续推进秸秆科学还田,鼓励开展秸秆饲料化、能源化等利用,打造一批秸秆综合利用样板。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程,深入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加强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农业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和农村里的生活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到2027年,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保持在95%、90%以上,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99%以上。
加快农产品加工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山东将推进多环节增值,推进加工业集聚,推进多元化开发。
其中,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提高质量效益。支持大型农业企业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集成应用,实现多次增值。鼓励农产品加工公司开展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到2027年,培育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公司1.3万家,营业收入达到2.5万亿元。
支持产粮大县、畜牧大县、渔业大县分类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鼓励跨区县共建,引导农产品加工公司向园区集中、向产地下沉。建设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就业容量大的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农产品加工优势集聚区。到2027年,年营收过百亿的农产品加工公司15家、过十亿400家、过亿元3500家,建设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2个。
鼓励农业企业与科研单位、金融机构等组建产业科学技术创新联合体,集成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推动实施一批农产品加工重点项目。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引导加工公司开发休闲食品、冷链食品、功能食品、航天食品、宠物食品等,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畅销产品。
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山东将丰富休闲农业业态。 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掘乡村多元价值,积极发展田园观光、农耕体验、科普教育、农家乐、健康养生、乡村体育等业态,推出一批乡游、乡食、乡购、乡娱等综合体验项目,推介一批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的休闲农业精品路线。深挖传统村落文化价值,推动传统村落与乡村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到2027年,建成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1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00个,新开发10条齐鲁康养精品打卡路线。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展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行动,推动旅游设施提档、产品升级,打造乡村旅游新场景。推进旅游民宿集聚区建设,强化主客共享,拓展乡村旅游业发展空间。打造沉浸式体验小演艺、乡村体育旅游服务产品,培育夜娱、夜游、夜食、夜购、夜宿等“夜经济”,提振乡村旅游消费。到2027年,每年打造30个标杆式旅游乡村,推出一批全国知名的乡村休闲度假目的地。
传承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深入挖掘编织扎制、刺绣印染、剪纸刻绘、陶瓷烧造、文房制作、漆器髹饰等特色手工业,培育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举办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打造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手工产品。依托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农遗文化,开发乡村文化研学实践课程,鼓励学校开展农耕体验、科普教育等研学实践活动,开展乡村戏剧、歌舞、风情、婚俗等文化服务,举办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文化活动,多维度展示乡村文化产业新成果。到2027年,每年培育800名齐鲁乡村振兴人才、10名山东手造大工匠、30名山东手造工匠,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达1000名。
积极发展乡村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山东将加强乡村商贸流通,积极发展电商产业,优化农业生产服务,拓展农村里的生活服务。
促进城乡经济联系,建设改造乡镇商贸中心,丰富商品销售品类,增强便民服务功能,确保乡镇商贸中心全覆盖。引导快递物流公司在县域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在乡村建立中转站、服务站,构建县乡村三级仓储物流配送服务网络。实施快递助力农产品进城工程,促进客货邮融合发展。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设施建设。到2027年,行政村便民店全覆盖,农产品寄递量过500万件的县(市、区)达100个,稳定运行1000条农村客货邮线路。
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一批功能完善、带动力强的县域直播电商基地。支持农村商店与农村综合服务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村邮站)多站合一、一网多用。支持各市培育电商物流专业村镇,拓宽产品营销售卖渠道。实施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带培育行动,支持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参与“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国际市场开拓行动,拓展农产品出口新增量。到2027年,全省农村网上零售额突破2200亿元。
开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支持供销、邮政、农民合作社及乡村企业等,开展生产托管、烘干收储、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农技推广、农产品营销等农业生产性服务,逐步健全便捷高效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到2027年,打造一批现代化农事综合服务中心。
落实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增加乡村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基本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里的生活服务业的建设和运营,满足农村多元化服务消费需求。
推动乡村富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山东将加强统筹推进,坚持片区集聚推动,强化要素保障,加大产业帮扶弱县引导力度,抓好引领带动。
各级各部门要把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摆上重要议程,加强组织管理,强化统筹协调,做好运行监测,形成部门各司其职、同频共振、合力推动的工作格局。各市要定期会商重大事项,加大对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的扶持支持力度,及时解决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要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注重实效。
把片区作为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和重要平台,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重点培育带动农民直接受益、直接增收的小微富民产业,切实将片区打造成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研究探索特色资源开发、产业转移承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民间传统文化赋能等模式,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路径。
实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贷款贴息政策。用好相关行业资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支持乡村富民产业加快发展。研究制定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实施细则,合理保障乡村富民产业项目用地需求。支持金融机构为乡村富民产业量身定做专属信贷、保险、担保产品。开展“寻找乡村振兴合伙人”行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大力培养乡村富民产业带头人。支持农民工、年轻创业者等返乡入乡创业,合乎条件的按规定享受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扶持政策。实施乡村振兴提振行动,组建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培育科学技术创新带头人,提高乡村富民产业科技支撑能力。加快前瞻性、先导性关键技术标准布局,推动乡村富民产业标准化建设。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完善保底分红、入股参股、服务带动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方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2025—2026年,省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帮扶引导资金,对10个产业帮扶弱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富民产业给予适当奖补;对强县通过乡村富民等产业转移支持弱县形成的地方新增财力,按照特殊的比例奖励强县。充分的发挥新旧动能转换基金、重点帮扶县专项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对符合基金投资条件的优质产业转移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探索在北京、上海等地建设“好品山东”农产品推广中心,构建以“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整体品牌为引领,区域公共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特色文化品牌、休闲旅游品牌等为补充的乡村富民产业品牌体系。扎实推动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着力增加优质特色农产品有效供给。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加大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培育、推广和保护力度,指导优质农产品开展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建设“齐鲁农超”农副产品展示交易买卖平台,办好港澳山东周、新加坡—山东周等重大经贸活动,推动产业与市场高效对接。加强诚信经营、理性消费、依等宣传引导,开展消费教育进农村活动,优化乡村消费环境。及时总结宣传典型经验做法,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林江丽)
据新疆尔自治区纪委监委7月31日消息:新疆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何永慧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新疆尔自治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原书记刘雄昌被查 因长期接受私营企业主宴请 违规收受高档酒水等问题 被开除党籍 开除公职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原书记刘雄昌被查,因长期接受私营企业主宴请,违规收受高档酒水等问题,被开除党籍, 开除公职 。
7月31日,青海省纪委监委公布消息,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原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张晓军,被开除党籍、公职,涉嫌受贿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夫妻俩人夜里浇地,完事后发现丈夫躺在父亲坟前,回到父亲身边 睡得无比踏实,网友:儿时害怕的地方,如今住着最思念的人(杉)
#刘涛王珂 真正的夫妻不是一瞬间的激情,而是一辈子的守护,相互扶持,相濡以沫,一生一世不离不弃!
新闻通气会上,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麻鹏飞介绍,山东计划将住房公积金贷款到期年龄上限延长至男性68岁、女性63岁,或法定退休年龄后5年。
著名水稻专家、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张红生,因抢救无效逝世,终年62岁
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著名水稻专家、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种业学科负责人张红生,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于2025年7月28日上午逝世,终年62岁。
7月31日,北京市召开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介绍,7月23日至29日,北京遭遇强降雨天气,截至7月31日12时,全市因灾死亡44人,失踪失联9人。
随着新年度深圳少儿及大学生医保缴费标准正式公布,每人每年仅需缴纳436元,便可享受全面的城镇和乡村居民医保待遇。这不仅非常大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的医疗保障负担,也体现了政府对青少年健康的格外的重视。